和你健康TALK【中醫師教路。內外改善濕重虛肥】
- powotonginfo
- 7月1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許多患者困惑,為何即使飲食控制、運動不懈,體重卻難以減輕,且常感疲憊?這可能與濕氣有關。中醫認為,濕氣過重會影響脾臟的運化功能,導致水濕在體內積聚,形成濕重。
而脾虛不能正常運化水濕,這些多餘的濕氣會與體內的氣血相混,形成一種看似肥胖,實則是體內水濕過多的狀態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“虛肥”。
【和你健康Talk。90秒檢查你有冇濕氣重】
🌿內服調理:草藥助力
濕氣過重常導致體內運化失調,進而影響體重。以下三種草藥,以其獨特的功效,成為調理濕氣的首選:
🔸茯苓:利水滲濕、健脾安神,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,改善脾虛導致的濕氣聚積。
🔸薏苡仁:健脾利濕,促進濕氣排出,改善因濕氣過重引起的肥胖。
🔸黃芪:補氣固表,增強體質,提高對濕氣的抵抗力。
這些草藥可單獨使用,或在中醫師指導下,組合成個性化方劑,溫和調理濕氣。
⚡有效驅濕寒、清濕熱、除痰濕⚡
🛀🏻外用調養:泡腳療法
除了內服,外用調養同樣重要。泡腳能透過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濕氣排出,能有效改善體質,帶來舒適與健康。泡腳時可加入以下草藥,效果顯著:
🔹艾葉:溫經散寒,舒緩寒濕不適。
🔹桂枝:溫通經絡,改善寒濕。
🔹花椒:溫中散寒,緩解因寒濕引起的腹痛、腰痛。
🔹生薑:發汗解表,促進濕氣排出。
💪🏻內外調理是對抗濕重虛肥的核心策略。運用中醫智慧,讓身體更加健康輕盈,迎接每一天的美好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