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濕氣纏身成隱疾?每日20分鐘足浴養生】

早上起床感到全身沉重、精神不振,或是經常四肢冰冷、腸胃不適,這些問題其實可能與「濕氣重」有關。特別是在香港這樣濕熱的氣候下,濕氣問題困擾著不少人。但有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,能幫助改善濕氣問題,那就是每天浸腳20分鐘!


【和你健康Talk。健康養生由雙腳開始】

 

🦶🏻浸腳如何幫助祛濕?

中醫認為,腳是人體的「第二心臟」,擁有許多經絡和穴位,例如湧泉穴、足三里等,與全身氣血循環密切相關。透過熱水浸腳,可以促進氣血流通,幫助脾胃運化,從而排出體內的濕氣。同時,熱水的溫熱作用能溫通經絡,驅除寒濕,特別適合容易疲倦、手腳冰冷、水濕腫脹的人士。


透過重金屬、農殘、皮膚刺激性檢測

🛀🏻正確的浸腳方法

正確的浸腳方法也很重要。水溫應控制在40-50℃左右,水量要覆蓋腳踝,每次浸20至30分鐘為宜。如果想進一步提升祛濕效果,可以加入以下的中藥材。


1. 艾葉

🔸經典功效:《本草正》載其「通十二經脈,逐寒濕」

🔸能溫經散寒,尤善化解下焦寒濕。適用於關節冷痛、女性經期手腳冰涼者。


2. 香茅

🔸經典功效:民間常用祛濕要藥

🔸具芳香化濕、疏風通絡之功,可緩解下肢沉重酸脹。


3. 川芎

🔸經典功效:《本草匯言》譽為「血中氣藥」

🔸擅長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。對於氣滯血瘀型濕症(如固定部位酸痛)效果顯著。


4. 桂枝

🔸經典功效:《傷寒論》首選溫通藥材

🔸能發汗解肌,溫通經脈,助陽化氣。特別適合伴有上半身浮腫、肩頸緊繃的濕重體質。


透過重金屬、農殘、皮膚刺激性檢測

誰不適合浸腳?

雖然浸腳好處多,但並非人人適合。如果患有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問題、皮膚有傷口、靜脈曲張患者或孕婦,則不建議浸腳。此外,飯後一小時內也不宜進行,以免影響腸胃消化。


💧別再讓濕氣偷走你的健康

浸腳是一種簡單、安全又經濟的養生方法,特別適合濕氣重的人士。每天只需花一點時間,便能驅除濕氣、改善氣血循環,還能放鬆身心,提升睡眠質素。不妨試試,讓這個古老的中醫智慧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!


銷售點:萬寧門市及網店

New Project (9).png

香港寶和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監製
總代理: 寶發利有限公司Profit Lead Limited

bottom of page